在远古时期,人类与其他猿猴一样,吃生的食物,在野地里露宿。但在掌握摩擦生火的方法之后,人类懂得了将食物煮熟再吃,因此,恩格斯说:“**次摩擦生火的应用,最终把人从动物界分开”,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。恐怕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:“如果习惯了美味的熟食之后,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吃生肉了该怎么办?”多亏我们的祖先当时没这样想,要不然,恐怕我们还在原始森林里蹦蹦跳跳地找生肉吃。
这里更想拿供暖和供氧做个比较。小学的时候,周山清的老家陕西安康处于秦岭南边,没有暖气,同学们的手经常会被冻破,即便没有冻破,也经常会被冻僵,给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大不便。后来长大了,到陕西渭南一家企业工作,渭南处于秦岭以北,冬天有暖气。在其考研究生期间,每天端个小板凳,靠在窗前暖气片上看书,幸福极了!窗外狂风怒吼,但丝毫没有影响,因为有了暖气这项发明,人们就可以在冰天雪地的冬天享受到室内的温暖。
所以,就像肚子饿了要吃饭、冬天冷了要取暖一样,人在缺氧的环境里就要补氧,这是一种本能的需求。以前没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、物质条件也不允许的时候,人们只能忍受,但现在条件好了,**可以通过实施供氧工程,让人类在高原过上一种健康的、不缺氧的幸福生活。而且,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,只要将办公室和家里都装上供氧系统,将来共同场所也装上供氧系统,那么高原人居环境就**改变了。至于有人担心出门不适应的问题,其实没有必要,东北地区的冬天室外零下30多度,室内20多度,室内外相差50度以上,没听说在东北地区,有人因为害怕到室外不适应而拒绝供暖。
媒体报道中每每听到援藏干部去世的消息都令人震痛,而很多本地干部也未能免此不幸。这里有一份安多县的资料,大家可以看,安多县从2007年-2013年,就有95名干部因高原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,因高原性疾病死亡的有22人,死亡干部职工平均年龄只有38.2岁。才38岁呀!都是上有老、下有小的家庭顶梁柱,也正是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黄金年龄,却因为高原性疾病牺牲了,怎不让人痛惜!
面对这么多的人间悲剧,我们没有理由再无动于衷,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,通过实施高海拔地区供氧工程,改变大家的生存生活环境,让大家即便在高海拔地区工作,也能享受到健康快乐的生活,无需忍耐!